钢是含碳量低的不纯铁碳合金,通常含碳量为 0.1–1.5%(重量)。金属和非金属的碳含量、杂质和附加元素的含量决定了每个钢种的特性。根据其应用所需的性能制造各种类型的钢材,并根据这些性能使用不同的分级系统来区分钢材。据世界钢铁协会称,有 3,500 多种钢种,具有不同的化学、环境和物理特性。
每个钢种都遵循国际标准,反映了材料的测量机械性能:
1.强度:强度是指使材料变形所需的力。钢材的金属强度可以通过正火化来提高,这会在整个材料中形成均匀的微观结构。
2.硬度:硬度是材料抵抗磨损的能力。增加碳含量和淬火材料可提高硬度。
3.延展性:延展性是指金属在拉伸应力下发生塑性变形的能力。通过对冷弯型钢进行退火,可以改善其低延展性,因为退火可以重新形成晶体,从而消除微观结构中的位错。
4.可加工性:可加工性是指钢材被研磨、切割或钻孔的难易程度。受硬度影响很大。随着硬度的增加,加工变得更加困难。
5.韧性:韧性是材料抵抗压力而不破裂的能力。与回火一样,可以通过在微观结构中添加球体来提高韧性。
6.可焊性:可焊性是指材料可以无缺陷地焊接的难易程度。导热性、熔点和导电性会影响材料的可焊性。然而,它主要取决于所使用的热处理和材料的化学成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