钢铁行业加快调整产业结构,实现“碳达峰”、“碳中和”已是大势所趋。
随着“互联网+”的纵深发展,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和传统产业开始深度融合,中国进入了产业互联网新阶段。
目前,产业互联网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,在不同领域均出现了领先的产业互联网平台。
钢铁行业由于体量规模大、下游高度分散、品类 SKU 相对标准、信息化基础相对较好等原因,“互联网+钢铁”在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。
跟曾经的风起云涌相比,如今的钢铁互联网产业少了往日的喧嚣,在经历大浪淘钢之后,剩者为王的局面逐步形成,尤其是,钢铁产业互联网如欧冶云商、找钢网、我的钢铁网、淘钢网等已在行业内产生了良好的引领示范效应。
“互联网+钢铁”进化历程
钢铁产业互联网化的进程大致可分为:以信息展示为核心的资讯时代、以促成交易为核心的电子商务时代,以及以构建产业生态服务体系为核心的产业互联网时代。
在世纪之初的资讯时代,“互联网+钢铁”主要以钢铁行业的资讯展示为主,包括钢材价格汇总、买卖双方对接等。
2010年,进入电子商务时代后,“互联网+钢铁”以促成交易作为首要目标,并提供钢铁在线全流程交易服务,实现了交易规模的快速增长。
随着钢铁供应链用户对于交易、仓储、运输、加工配送等综合服务需求的升级,以及产业链协同诉求的增强,钢铁产业互联网平台开始尝试为用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。
2015-2017 年,“互联网+钢铁”行业高速发展,市场上曾涌现出近百家钢铁互联网平台,大量拥有不同行业背景的参与者加入,行业整体交易规模快速增长。
但是,随着钢铁产业和互联网技术融合的不断深入,仅提供资讯或交易环节服务的平台,其价值创造能力无法跟上产业发展的需求。
2018 年以后,“互联网+钢铁”平台以全面提升用户体验为目标,更加注重为用户提供全流程综合服务,行业逐步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,“互联网+钢铁”行业开始步入产业互联网阶段。
发展至如今,钢铁产业互联网头部效应已经显著,形成了少数综合平台和部分垂直平台共存的市场格局。
钢铁互联网平台产业链分析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