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来,钢铁市场一方面需求不足、利润空间挤压严重,行业发展速度放缓,而另一方面,对钢铁产品的低碳发展要求进一步提高。如何发挥标准的支撑功能,推动标准在钢铁绿色化、品牌化和质量化的作用值得关注。
9月23日,“2023(第五届)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标准化论坛”在北京举行,围绕钢铁行业高质量和绿色低碳发展的主题进行探讨。与会嘉宾表示,标准是推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,也是实现我国由钢铁大国迈向钢铁强国的重要举措。目前钢铁行业已进入转型期,但在提升数据准确定、标准规范统一等方面上仍需进一步加强建设,企业在标准支撑和引领下打造专业化品牌,也有利于提升新市场形势下的竞争优势,希望钢铁企业在练好内功的基础上,全面提升企业品牌。
钢铁产业标准化建设亟待加强
今年以来,钢铁行业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,业内分析主要与需求不足、原材料成本较高等因素相关。根据2023年公开的半年报,多家钢铁企业出现十余年来的最大亏损,其中包括鞍钢、西钢等多家行业龙头企业。
这也使得钢铁行业的转型调整更加迫切。在经过2021年市场供需同步增加的繁荣阶段后,2022年以来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势头趋弱,国内房地产投资下行、国外贸易形势严峻等因素导致成本与需求的博弈冲击被放大。
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副会长兼首席质量官冯新南分析,当前中国钢铁正处于一个时代的转折点,从放量时代走向存量时代、从钢铁大国走向钢铁强国。而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则离不开标准的引领。
近期印发的《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》提出,要建立健全产品质量评价体系,加快推动钢材产品提质升级,制定钢铁产品质量分级标准,推动质量分级评价结果在航空航天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、能源装备、先进轨道交通及汽车、高性能机械、建筑等领域的采信应用。
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、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指出,当前,中国钢铁在装备、技术、产品等硬实力上已经具有世界一流能力,但在标准支撑作用和引领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。未来,钢铁行业标准化工作应继续发挥标准的基础性、引领性作用,以《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》为根本遵循,立足新发展阶段,践行新发展理念,着力解决问题短板,深入落实四个转变,重点把握绿色化、智能化、高端化和国际化,推动钢铁行业标准化工作再上新台阶,为我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。
范铁军分析,目前行业下游的用钢需求已经出现新增长点,如远洋邮轮要求采用4mm-8mm的薄规格钢板,对钢材强度、焊接性能提出更高要求;而远距离风电项目对高耐腐蚀性能也有较高要求。这些新需求都将推动企业更加注重专业细分领域的产品打造,提升自身优势,推动行业的整体进步。
“在目前的行业新形势下,钢铁企业纷纷将标准视为总结先进技术和经验,抢占行业制高点,保持企业产品占据市场话语权的重要手段。”范铁军说。
针对下一步我国钢铁行业标准化工作开展,姜维提出五点建议:一是响应国家政策要求,引领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;二是立足服务行业,以标准化支撑行业发展;三是提升标准化对外开放水平,推动国内国际标准化协同发展;四是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,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准领军人才;五是树立行业质量标杆,加快培育钢铁行业优质企业。